

一、标准制定(修订)背景
我国菠萝种植面积110万亩,产量230万吨,产值近80亿元,是华南干旱、热带风暴等自然灾害频发区的不可替代的重要经济作物,菠萝种植经济效益稳定,是老少边区等偏远山区农民致富和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种植优良新品种的效益远高于老品种,随着品种结构的调整和种植规模不断扩大,对菠萝新品种种苗的需求量不断增大。
现行农业行业标准NY/T 451-2011《菠萝 种苗》中种苗仅指裔芽苗,而广东和海南等主产区生产上大量应用吸芽苗,缺乏相应的规范,不利于种业的发展和新品种的推广。为此,根据我国菠萝生产实际,参考和借鉴境外菠萝种苗应用情况,制定符合我国生产发展的菠萝种苗标准,指导和规范菠萝种业种苗的商业行为。
菠萝种苗标准关系到菠萝种苗繁育、菠萝栽培技术、菠萝种植机械与机植技术等技术标准的制定,这些标准均涉及到种苗的类别及其生产应用,将吸芽苗等生产上实际应用的种苗纳入标准体系,为这些标准的制定提供技术支撑,促进菠萝产业标准体系的配套完善。
由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吴青松副研究员牵头修订完成的NY/T 451—2025《菠萝 种苗》获农业农村部批准发布,自2025年5月1日开始实施。
二、标准主要内容
NY/T 451- 2025《菠萝 种苗》规定了菠萝种苗的术语定义、质量要求、检验方法、包装、标识、运输和储存等内容,适用于国内以生产菠萝果实为目的的种苗生产。NY/T 451- 2025《菠萝 种苗》代替NY/T 451- 2011《菠萝 种苗》,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1. 将吸芽苗纳入菠萝种苗的范畴,增加了吸芽苗的术语和定义。吸芽苗是指菠萝地上茎腋芽培育成的苗,它着生部位有别于裔芽苗,也存在着大小等差异(图1)。吸芽苗和裔芽苗都存在个体规格上的差异(图2),因此对其进行分级。
裔芽与吸芽着生部位 裔芽(左)与吸芽(右)
图1 菠萝的吸芽和裔芽
裔芽苗(不同规格) 吸芽苗(不同规格)
图2 不同规格的种苗
2.修改了品种类型;原标准将品种分为皇后类和卡因类,无法将新应用的杂交优良品种进行归类。更改为按株型分类,使新品种也能纳入分类中。生产上应用的株型矮小品种类型有:巴厘、神湾、台农4号、台农17号、台农21号等(图3);株型高大品种类型有:无刺卡因、台农16号、MD-2、西瓜凤梨等(图4)。
巴厘 神湾
台农4号 台农17号
台农21号
图3 株型矮小品种类型
无刺卡因 台农16号
MD-2 西瓜凤梨
图4 株型高大品种类型
3.增加了吸芽苗的分级并修改了裔芽苗分级的部分参数(见表1、表2)。
4.修改了规范性引用文件引用的抽样标准(见表3),将抽样方法的规范性引用文件改为GB 6000 《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中的抽样方法》减少抽样量和工作量。
本版本还更改了裔芽苗的英文术语为“slip seedling”,使其与国际菠萝DUS测试指南、我国凤梨DUS测试指南等标准和国际学术文献的表述一致,便于国际交流和活动。
为了更加符合产业当前发展现状,还修改了种苗苗龄范围、判定规则,增加引用种子标签国家标准GB 20464《农作物种子标签通则》。修改了菠萝种苗质量检测记录表格和菠萝种苗质量检验证书表格等,其他更改可见文本。
三、标准实施意义
农业行业标准NY/T 451-2025《菠萝种苗》的修订将有助于指导我国菠萝种苗的生产、运输和销售等行为,对提升种苗质量、保障生产安全具有重要作用;也将推动优良新品种的应用助力品种结构的调整,促进菠萝产业的健康发展。
一、标准制定(修订)背景
我国菠萝种植面积110万亩,产量230万吨,产值近80亿元,是华南干旱、热带风暴等自然灾害频发区的不可替代的重要经济作物,菠萝种植经济效益稳定,是老少边区等偏远山区农民致富和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种植优良新品种的效益远高于老品种,随着品种结构的调整和种植规模不断扩大,对菠萝新品种种苗的需求量不断增大。
现行农业行业标准NY/T 451-2011《菠萝 种苗》中种苗仅指裔芽苗,而广东和海南等主产区生产上大量应用吸芽苗,缺乏相应的规范,不利于种业的发展和新品种的推广。为此,根据我国菠萝生产实际,参考和借鉴境外菠萝种苗应用情况,制定符合我国生产发展的菠萝种苗标准,指导和规范菠萝种业种苗的商业行为。
菠萝种苗标准关系到菠萝种苗繁育、菠萝栽培技术、菠萝种植机械与机植技术等技术标准的制定,这些标准均涉及到种苗的类别及其生产应用,将吸芽苗等生产上实际应用的种苗纳入标准体系,为这些标准的制定提供技术支撑,促进菠萝产业标准体系的配套完善。
由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吴青松副研究员牵头修订完成的NY/T 451—2025《菠萝 种苗》获农业农村部批准发布,自2025年5月1日开始实施。
二、标准主要内容
NY/T 451- 2025《菠萝 种苗》规定了菠萝种苗的术语定义、质量要求、检验方法、包装、标识、运输和储存等内容,适用于国内以生产菠萝果实为目的的种苗生产。NY/T 451- 2025《菠萝 种苗》代替NY/T 451- 2011《菠萝 种苗》,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1. 将吸芽苗纳入菠萝种苗的范畴,增加了吸芽苗的术语和定义。吸芽苗是指菠萝地上茎腋芽培育成的苗,它着生部位有别于裔芽苗,也存在着大小等差异(图1)。吸芽苗和裔芽苗都存在个体规格上的差异(图2),因此对其进行分级。
裔芽与吸芽着生部位 裔芽(左)与吸芽(右)
图1 菠萝的吸芽和裔芽
裔芽苗(不同规格) 吸芽苗(不同规格)
图2 不同规格的种苗
2.修改了品种类型;原标准将品种分为皇后类和卡因类,无法将新应用的杂交优良品种进行归类。更改为按株型分类,使新品种也能纳入分类中。生产上应用的株型矮小品种类型有:巴厘、神湾、台农4号、台农17号、台农21号等(图3);株型高大品种类型有:无刺卡因、台农16号、MD-2、西瓜凤梨等(图4)。
巴厘 神湾
台农4号 台农17号
台农21号
图3 株型矮小品种类型
无刺卡因 台农16号
MD-2 西瓜凤梨
图4 株型高大品种类型
3.增加了吸芽苗的分级并修改了裔芽苗分级的部分参数(见表1、表2)。
4.修改了规范性引用文件引用的抽样标准(见表3),将抽样方法的规范性引用文件改为GB 6000 《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中的抽样方法》减少抽样量和工作量。
本版本还更改了裔芽苗的英文术语为“slip seedling”,使其与国际菠萝DUS测试指南、我国凤梨DUS测试指南等标准和国际学术文献的表述一致,便于国际交流和活动。
为了更加符合产业当前发展现状,还修改了种苗苗龄范围、判定规则,增加引用种子标签国家标准GB 20464《农作物种子标签通则》。修改了菠萝种苗质量检测记录表格和菠萝种苗质量检验证书表格等,其他更改可见文本。
三、标准实施意义
农业行业标准NY/T 451-2025《菠萝种苗》的修订将有助于指导我国菠萝种苗的生产、运输和销售等行为,对提升种苗质量、保障生产安全具有重要作用;也将推动优良新品种的应用助力品种结构的调整,促进菠萝产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