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3日,农业农村部科技发展中心组织专家对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牵头完成的“鱼虾加工副产物绿色高值化利用关键及其应用”成果进行评价。本次成果评价由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张偲院士,中山大学麦堪成教授、海南大学申铉日教授等7位专家组成评价专家组,农业农村部科技发展中心饶智宏处长主持。
评价现场
评价会上,成果主要完成人杨子明博士从项目成果背景意义、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主要技术创新点与技术内容、取得的成果及推广应用情况等方面进行了汇报。专家们认真听取汇报后,审阅了科技成果、应用证明、科技查新报告等评价文件资料,经质询与讨论,一致认为该项目成果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微生物菌与生物酶发酵协同降解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该项目成果针对鱼虾加工副产物利用率低、高值化利用技术缺乏、环境污染严重及产品附加值低等制约行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取得了突出性成果:一在鱼虾加工副产物肥料化利用方面,研发了微生物菌与生物酶发酵协同降解技术,创制了绿色功能性氨基酸生物肥料;二在鱼类加工副产物饲料化利用方面,研发了内源酶与外源酶复合酶解技术和化学与物理耦合精炼技术用于生产鱼粉和鱼油,开发了高质量鱼粉和鱼油产品;三在鱼类加工副产物材料化利用方面,创建了壳聚糖绿色制备与高值化利用关键技术,开发了系列壳聚糖高附加值功能产品。该成果获授权专利12件,其中发明专利9件;发表论文25篇,其中SCI/EI收录15篇;参与编写行业标准1项,编写企业标准3项,出版专著1部,研发新产品8种;相关技术在广东、海南等多家企业进行推广应用,为鱼虾加工副产物的高值化利用提供了新途径,有力推动了我国鱼虾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技术升级,促进鱼虾加工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会后合影
11月13日,农业农村部科技发展中心组织专家对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牵头完成的“鱼虾加工副产物绿色高值化利用关键及其应用”成果进行评价。本次成果评价由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张偲院士,中山大学麦堪成教授、海南大学申铉日教授等7位专家组成评价专家组,农业农村部科技发展中心饶智宏处长主持。
评价现场
评价会上,成果主要完成人杨子明博士从项目成果背景意义、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主要技术创新点与技术内容、取得的成果及推广应用情况等方面进行了汇报。专家们认真听取汇报后,审阅了科技成果、应用证明、科技查新报告等评价文件资料,经质询与讨论,一致认为该项目成果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微生物菌与生物酶发酵协同降解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该项目成果针对鱼虾加工副产物利用率低、高值化利用技术缺乏、环境污染严重及产品附加值低等制约行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取得了突出性成果:一在鱼虾加工副产物肥料化利用方面,研发了微生物菌与生物酶发酵协同降解技术,创制了绿色功能性氨基酸生物肥料;二在鱼类加工副产物饲料化利用方面,研发了内源酶与外源酶复合酶解技术和化学与物理耦合精炼技术用于生产鱼粉和鱼油,开发了高质量鱼粉和鱼油产品;三在鱼类加工副产物材料化利用方面,创建了壳聚糖绿色制备与高值化利用关键技术,开发了系列壳聚糖高附加值功能产品。该成果获授权专利12件,其中发明专利9件;发表论文25篇,其中SCI/EI收录15篇;参与编写行业标准1项,编写企业标准3项,出版专著1部,研发新产品8种;相关技术在广东、海南等多家企业进行推广应用,为鱼虾加工副产物的高值化利用提供了新途径,有力推动了我国鱼虾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技术升级,促进鱼虾加工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会后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