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最近的广东省科技创新大会上,南亚所湛江站作为主要单位完成的“不同熟期优质荔枝系列新品种选育和高接换种技术创新及应用”成果获得2019年度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该成果由华南农业大学、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排名第二)等7家单位共同完成,南亚所湛江站国家荔枝龙眼产业技术体系湛江综合试验站站站长李伟才研究员、魏永赞副研究员参与了该成果主要任务的实施和完成。
项目负责人胡桂兵教授与李伟才研究员、魏永赞副研究员合影
“不同熟期优质荔枝系列新品种选育和高接换种技术创新及应用”成果创建了高效育种技术体系,选育出不同熟期系列优质荔枝新品种;创建了高效高接换种技术体系;创新了品种及技术的推广模式。获荔枝新品种11个、标准7项、发表相关研究论文47篇,推广面积超过40万亩,为荔枝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该成果是南亚所湛江站荔枝龙眼团队继2014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之后又一重大成果。2011年荔枝龙眼团队主持完成“荔枝高产高效关键生产技术的集成与推广”获农业农村部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一等奖,2014年南亚所参与完成的“荔枝生产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 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此外,荔枝龙眼团队还获得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广东省农业科技推广二等奖、海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等多个奖项。南亚所湛江站荔枝龙眼团队现有研究人员8人,其中研究员2人,副研究员3人。团队现有国家荔枝龙眼产业技术岗位科学家1名、综合试验站站长1名,先后有16人次入选广东省“扬帆计划”(石胜友、李伟才)、湛江市高层次人才、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十百千”人才工程。团队与华南农业大学合作建立了首批“教育部农业部湛江荔枝龙眼农科教人才合作培养基地”、与国家荔枝龙眼产业技术体系合作建立了荔枝龙眼南繁科研育种基地。
胡桂兵教授与项目成员在南亚所荔枝龙眼南繁科研育种基地调研
荔枝龙眼团队成员近8年来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专项经费(2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6项)、广东省能力提升专项(1项)、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6项)等20余项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依托国家荔枝龙眼产业技术体系,立足湛江,重点服务于广东省湛江、阳江,及重庆江津、涪陵等地区,为农民提供科技服务,为荔枝、龙眼产业提供技术保障。通过新品种和新技术的推广示范,有力地促进了热区农民增产增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在最近的广东省科技创新大会上,南亚所湛江站作为主要单位完成的“不同熟期优质荔枝系列新品种选育和高接换种技术创新及应用”成果获得2019年度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该成果由华南农业大学、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排名第二)等7家单位共同完成,南亚所湛江站国家荔枝龙眼产业技术体系湛江综合试验站站站长李伟才研究员、魏永赞副研究员参与了该成果主要任务的实施和完成。
项目负责人胡桂兵教授与李伟才研究员、魏永赞副研究员合影
“不同熟期优质荔枝系列新品种选育和高接换种技术创新及应用”成果创建了高效育种技术体系,选育出不同熟期系列优质荔枝新品种;创建了高效高接换种技术体系;创新了品种及技术的推广模式。获荔枝新品种11个、标准7项、发表相关研究论文47篇,推广面积超过40万亩,为荔枝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该成果是南亚所湛江站荔枝龙眼团队继2014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之后又一重大成果。2011年荔枝龙眼团队主持完成“荔枝高产高效关键生产技术的集成与推广”获农业农村部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一等奖,2014年南亚所参与完成的“荔枝生产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 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此外,荔枝龙眼团队还获得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广东省农业科技推广二等奖、海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等多个奖项。南亚所湛江站荔枝龙眼团队现有研究人员8人,其中研究员2人,副研究员3人。团队现有国家荔枝龙眼产业技术岗位科学家1名、综合试验站站长1名,先后有16人次入选广东省“扬帆计划”(石胜友、李伟才)、湛江市高层次人才、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十百千”人才工程。团队与华南农业大学合作建立了首批“教育部农业部湛江荔枝龙眼农科教人才合作培养基地”、与国家荔枝龙眼产业技术体系合作建立了荔枝龙眼南繁科研育种基地。
胡桂兵教授与项目成员在南亚所荔枝龙眼南繁科研育种基地调研
荔枝龙眼团队成员近8年来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专项经费(2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6项)、广东省能力提升专项(1项)、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6项)等20余项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依托国家荔枝龙眼产业技术体系,立足湛江,重点服务于广东省湛江、阳江,及重庆江津、涪陵等地区,为农民提供科技服务,为荔枝、龙眼产业提供技术保障。通过新品种和新技术的推广示范,有力地促进了热区农民增产增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